站内搜索  
用户  
密码  
找回密码 注册帐户
  2024年3月29日  星期五  
艺术论坛
 
    艺术名家
 
陈锡波:一样的风景,不一样的境界
胡小轩
日期: 2012/5/31
浏览: 5712

     早在一个月前就收到如意画廊的请柬,要参加马达加斯加岛华侨陈锡波先生在广州举办的油画及奇石展。如意画廊在策展上总有新招,这次将油画跟奇石搭配在一起展出,想必很有意思,本想依时参加展览的开幕酒会,又实在抽不开身,只得另觅时间。5月24日下午,我前往如意画廊,一进展厅,就被眼前独特的、风格迥异的巨幅油画吸引住了,我一下子有置身于苍茫雄浑的宇宙的感觉,黄、黑为主色调的油画在向你昭示着天地人的那种浑然一体的气势。画廊的Amy说,陈锡波老先生是五百年以来第一个从非洲回中国办画展的华侨,更奇异的是,陈老根本没有学过艺术,完全是无师自通。这次展出的画作,有别于陈老以前的马国风情画和抽象画,是专程为这次画展而创作的。主题是龙,背景为地球,黄色的龙腾跃于地球之上,寓意中国腾飞,这是一个老华侨的心愿,也是对国家美好的祝愿,一个赤子之心的爱国情怀跃然纸表。在另一个展室,则陈列着陈老收藏的奇石作品,把一块块没有生命的石头奇妙地组合在一起就有了生命和寓意,就如没有生命的颜料和线条组合在一起就有了生命和寓意一样,这个时候人们面对的就不是一块块石头,而是一段历史,一段人文故事,鲜活的具象从石头里蹦出来,产生美感,从而让人遐思。如五块各具特征的石头组合成了《西游记》,正威风凛凛准备出发到西天取经;再如,一块颇似邓小平的头像石头,一块颇像撒切尔尔夫人的头像石头,两块特立独行的石头,一经组合,石头的角度、距离就马上联想到这两位世纪伟人就收复香港问题正在展开谈判。
     一个八十多岁的老人,竟仍有如此奇特的创新活力,让我有心有灵犀之感。我觉得这一定是一个有深刻思想的老人,我决意要采访陈锡波老先生本人,在Amy的安排下,次日,陈老便从暂住的佛山来到广州如意画廊。当我见到83岁高龄依然硬朗的陈锡波老先生时,我的第一感觉就是,这是一个看上去与普通的慈祥的老人没有任何区别的平凡的老人,然而,当我慢慢与他交谈,我渐渐就感受到了他的艺术境界之广博与他的内在张力之强劲,他又是一个不平凡的老人。
     1939年,陈锡波为了躲避日军侵华的战乱远走东非,那时,马国是法国殖民地,在1960年独立之前,经济和文化都很落后,马国人民像奴隶一样地生活着。去到马国后,陈锡波在教会学校读了5年书,那时的教育不严格,学生想读就读,不想读就不读。幸运的是,几年后,欧洲停战了,停战后,马国物资非常缺乏,法国政府在一个月内有一至二船货送到马岛,由于他有很好的人际关系,法国政府特别给以他优惠,先拿货,出售后再归还本钱,陈锡波抓住这个机遇,努力地赚钱,大概持续了2年,积累了一定的资本,他便用积累开矿,到今天他有金矿、绿宝石矿、蓝宝石矿。为什么要选择开矿?这跟他的性格有关,他就是那种有韧劲的人,喜欢做长远的事,不喜欢眼前利益。他说,如果只图眼前利益,我完全可以像别人那样一直做贸易,那样来钱更快。中国有句老话,十矿九空,就是开矿不是短期能见效益的,要坚持,要坚守,在马国开矿也一样。搞艺术如同开矿,你想马上见成效几乎不可能,当日积月累挖掘到一定程度时才能有收获。
     陈锡波从小就喜欢艺术,他的零花钱不是拿来买东西吃,而是攒起来去买画册。那个时候没有条件上美术学校,也没条件请画家上门辅导,所以他没有受过学院绘画教育,也没有跟随过那个导师,他的画作没有受特定画派的启发,画册就是他的老师,为他提供艺术的养分。当他有了事业基础后,业余时间就完全沉浸在自己的艺术世界里,他完全是随意地发挥自己的艺术想象,每当来了灵感,直接将画布铺在地上,或蹲或跪,用海绵、棍子、刷子随意调和色彩,进行大尺度的创作。这个时候,他的心灵是自由的,创作空间是广袤的,表现手法是无拘无束的。他要营造出那震人心弦的色彩和气势,只有这样才能来回应他内心迸发的情感。他将创作聚焦在马达加斯加的风俗人情画上。羊城晚报的记者这样评价他的画,一个充满希望和悲伤、有着辽阔的海、无边的风、耀眼的光、有着喜乐纯朴的马国人民、热气腾腾的市井生活,鲜花斑斓里放歌的远方岛国跃然纸上。但他更多的作品是抽象画,它们是自然景观通过主观形式变形投放出来的另一个世界。
     因此,他的艺术,评论家很难界定属于哪个流派,哪种风格,因为他拒绝屈从于任何时尚和潮流的戒律。广州美术学院王见馆长评价说:“面对陈锡波的画,我们基本可以不谈有关世界美术史的美术,不谈有关中国美术史的美术,不谈中外艺术的典章论述,那是教科书的事。我们只谈情说爱———谈激情、豪情、热情,谈爱人类、爱生命、爱自然。”
     曾经有人把陈锡波的画和赵无极相提并论,说他的抽象表现形式与赵无极很像,是不是借鉴了赵无极的技法?人们这样说也许是满含赞誉,但他却不领情,他说:我很不高兴,我想通过抽象的东西来表达宇宙的那种天地玄黄的雄浑与气势,那种不可捉摸又有着某种内在规律的景象。我现在特别想表达中国元素,这次在如意画廊展出的黄黑为主色调的画作,就是我的中国元素情结的体现。
     1998年退休后,陈锡波便把全部的精力投放到艺术上。他的成就在学院派看来是一个传奇。他在国内外举办了多次画展,影响较大的是2005年中国美术馆举办的《马岛之颂———马达加斯加画家陈锡波个人油画展》,2006年在法国圣丹尼市政府举行的《Instents de Chan》,2007年在法国留尼旺的雷昂·迪尔斯历史博物馆举办的《陈锡波眼中的远方岛国》个展,2008年广州美术学院举办的《天地玄黄·留尼旺》展,以及这次(5月19日至5月28日)广州如意画廊举办的《龙———陈锡波油画及奇石收藏展》。他的油画在欧洲尤其在法国大受欢迎,在马国的上流社会更是备受追捧,以致以收藏他的油画代表着富贵与荣尚。
     一个功成名就的油画家,为何将兴趣爱好投向了奇石?
     他说,这纯属偶然。然而,这偶然之中又蕴藏着必然。
     2007年,陈锡波在广州的朋友送了一本鉴赏奇石的书给他,他觉得书里面登载的石头泛泛无奇,作为艺术品是很牵强的。他在矿山日常见到的比书中的更美。他马上意识到自己有条件玩奇石:有矿山,有艺术审美能力,他开始着意去寻求奇石。但是,收藏什么石头呢?他苦思冥想了很长时间。这时,一个艺术家的眼光、见识和他对奇石的敏锐决定了他与众不同的审美思路:景观浮雕画面石不难找到,数量太多了;抽象石,从来未见过一方有分量、可以入眼的,数量实在太少了!所以,他最终选择了收藏具象石,而且以人像为主。他对具象石同样有更高的要求:一定要达到几可乱真的程度,没有累赘之物,并且要有优雅的动感才是极品。
     特立独行的性格和深广的艺术境界,很快就让他进入奇石世界。他没有受到玩奇石一定要讲“皱、瘦、漏、透”传统的影响和束缚。他认为“皱、瘦、漏、透”是几千年前的审美观,没有任何创新。收藏奇石要有创新,艺术贵在创意、创新。毕加索初期的画作没有什么价值,自从他改变过他的画风,全面创新以形变颠覆传统艺术之后,一幅《拿烟斗的男孩》以一亿零四百一十六万美元的天价售出,刷新了绘画作品拍卖的世界记录。最近,挪威画家爱德华·蒙克一幅命名为《尖叫》的画作,以一亿五千万美元售出,登上绘画作品拍卖的最高宝座。这也是一幅形变颠覆传统的艺术品。艺术要有时代感,跟着时代进步。玩奇石亦如此。
     陈老与我交谈时操着一口浓厚的带有顺德口音的粤语。从十岁离乡背井到东非岛国马达加斯加,73年过去,如今依然乡音未改,可见陈锡波的“故乡情结”多么深厚,因为龙的传人的情怀自小就扎根在他的内心世界。就因为这个龙的传人的情怀,他一直没有改变自己的中国国籍。他说,我为什么要改变自己的国籍?我不迷外,我就是中国人,就像那首《我的中国心》唱的,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因此我内心最大的愿望就是祖国富强。我虽然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但我没有宗族观念,我从不拜祖宗,不是我忘本,我觉得宗亲观念很容易让人世俗化。去纪念一个人,拿出他的长处作蓝本,这才是纪念一个先人的最高境界。如果没有长处就不用纪念了!
     我理解陈老的超然物外,他是用“大我”来诠释他的思想观念和他的特立独行。中国人骨子里有着“衣锦还乡”的潜意识,富贵不回乡,有如锦衣夜行。但陈老对此漠然视之,他“还乡”,却不是为了“衣锦”,而是为了文化,为了艺术,他要把另一种艺术带回国,让人们了解更多的艺术真谛。
 
footer
 
关于我们   |   业务介绍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欢迎合作   |   广告服务   |   招聘英才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岭南文化网
地址:广州市水荫路34号大院   邮编:510075
电话:18028804136   传真:QQ:1404763950   邮箱:service@lnwhw.com
粤ICP备09074579号   企业邮局   网站管理
An error occurred on the server when processing the URL. Please contact the system administrator.

If you are the system administrator please click here to find out more about this error.